日期:2011-10-17 21:10:46

  三十三、那场历史上最有名的政变(五)
  杜如晦,大唐名相,出生于官宦世家(比房玄龄小6岁)。
  跟房玄龄的情况差不多,这位老兄自小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而且天资聪慧、悟性极高,也算得上是个小天才,尤其擅长文史。
  大业年间,吏部预选人才,杜如晦前往应聘。吏部的二把手高孝基(这哥们是个伯乐)与之一番对话后,大感惊异,当即说了这么一句话:“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
  不久,杜老兄获得了其平生的第一份工作:县尉。县尉为县令的佐官,主要负责治安拘捕一类的工作,类似于现在的县公丨安丨局局长。
  说句实在的,官虽然不大,权力却并不小;如果肯动脑筋,一年捞个“小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杜如晦只干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辞职归家了!
  是因为不合胃口吗?是因为看不惯某些同僚的行为吗?还是因为自己不屑于当这个芝麻大小的官?或许都有吧。
  才干卓异、胸怀大志的人,行为确实让普通人捉摸不透!若是把杜如晦放到现在,铁定会被戴上一顶光荣的帽子,这顶帽子就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傻逼”。
  接下来的日子里,杜老兄跟房玄龄一样,也干起了学术研究的工作。此时的他估计跟李密的想法有点像:预备在学术上有所成就。
  可惜,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那个时代的到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实话实话,刚开始的时候,老杜并没有掺和进来,甚至有明哲保身的想法;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岂是想躲就能躲得了的?更何况,他本就不是平平庸庸的池中之物。
  李渊父子占据长安后,李世民向杜如晦抛来了橄榄枝。(李世民在网罗人才方面,确实不简单)
  短暂的思考和权衡后,老杜走出了那一步,那一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步:迈出家门,投笔从戎!
  从此之后,他成为秦王帐下最为倚重的谋臣之一。
  人的一生要面对无数次选择,但真正决定命运的也就那么一两次,很幸运,杜如晦做对了那道拥有不下数十项答案的选择题。
  后来,发生了“剪羽毛”行为,杜如晦也赫然在列。当时的老杜还只是秦王府的一名小小的兵曹参军,虽然受到一定的重用,但并没有引起李世民特别的重视。

  这时,房玄龄出来说话了:“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意思和高孝基差不多:这是个可以用来成就帝王之业的人。
  李世民听后,恍然大悟,说道:“尔不言,几失此人矣!”接着,赶紧找到老爹李渊,“一哭二闹三上吊”,将杜如晦留了下来。
  事实表明,老杜真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奇才!高孝基没有看走眼,房玄龄没有看走眼,李世民更没有看走眼。
  史载,在与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鏖战的日子里,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成为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金牌师爷。而他处理起军中事务来,那才叫一个绝:剖析决断,畅如流水!
  什么意思呢?大体解释一下:各类杂七杂八、纷繁复杂的事情,一旦到老杜这里来,就好比是遇到了千手观音,不一会儿就能给你理得顺顺溜溜的。更为强悍的是,你还找不出什么错误来。

  估计工作过的朋友应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应该会更为佩服。
  严苛一点的说,房玄龄是比不上杜如晦的,因为老房这样的人才不鲜见,而老杜这样的人才却绝对是凤毛麟角!
  大家还记得高�吗?杜老兄便可跟此猛人相媲美。人们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到根子上,其实就是因为缺少“善于决断”的品质。
  天下初定后,李世民曾经让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以称颂杜如晦:“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难得有一本很喜欢的小说,可以考虑买一本纸质印刷版,方便阅读和收藏。
点击了解经典小说纸质版,或加微信:13725206571

扫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