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5-20 21:37:55

  七十九、备战(三):集结完毕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山东地区距离北京最近,所以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劳役最多、最繁重。其中最厉害、最要命的一项就是运粮!
  史载,只能看到离家的人,却看不到回来的人;可见路程之艰险、督促之严厉。很多人由于不能按期完成运输任务,干脆半路就逃亡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此时,黄河发生大洪水,淹没了几乎整个黄河下游地区。这下子不得了了,绝大多数田地都被洪水淹没,粮食颗粒无收。一场史上罕见的大饥荒随之而来!
  可恨的是,当地官吏不仅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反而大发“灾荒财”:哄抬物价,强买强卖;而贪污腐化更是无所不在。老百姓的生活简直恶化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史载,大批量的人无衣御寒、无食果腹,很多人被活生生的饿死。
  是可忍孰不可忍,与其这样窝囊的死去,倒不如豁出去去做强盗!于是乎,很多老百姓走上了“盗贼”的不归路。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条最佳的道路,难道要在家里等着被饿死吗?
  大家可能要问了,不是发生大饥荒了吗?抢谁呢?这个问题问的好,这些由老百姓组成的强盗团伙当然不会去抢夺老百姓,他们要抢的是那些地方豪强和贪官污吏!事实很明显,在大饥荒年代,最沾光的就是这些地方豪强和贪官污吏,他们不仅不会受到丝毫损失,反而借此大发国难财。
  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老百姓做盗贼的越来越多,山东地区逐渐形成了三股比较大的反政府势力:王薄、刘霸道和窦建德。当时,他们的兵力都达到了1万人以上,而且攻城略地,闹的红红火火!

  山东地区一时大乱,地方官吏无法镇压,便向朝廷报告了这些情况。皇帝杨广知道后,既没有深入调查,也没有考虑这里边的深层次原因,而是下了一个很简单的诏令:命令地方军和基层官员相互配合,捕捉盗贼;随时捕获,就地正法!对于咱们的皇帝来说,这些家伙就是一群反社会分子,就是一群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人,就是一群应该严厉镇压的人。
  说实话,如果此时的杨广能够稍微了解一下民情,稍微开仓赈济一下,就绝对不会出现后来那样严重的局面!可惜,这位老兄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很明显,这样子肯定无法解决问题,相反只会激起更剧烈的反抗。没多久,各地聚众造反的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甚至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不过,杨广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因为,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毫不夸张地说,这绝对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史载,军队共计114万人,后勤人数更是达到了228万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其中,富有作战经验的士兵人数应该在50万左右,其余的都是临时征召起来的,是来充数的。
  我们来做一下计算:114万+228万=342万,约为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其中肯定以青壮年为主,也就是说,这些人口应该能占到全国青壮年的百分之四十。一个多么可怕的比率呀,几乎全国一半的劳动力都来做贡献了,谁来种粮食?谁来养家糊口?各种各样的矛盾全都暴露出来了。倘若一旦战败,后果真的是太可怕了!
  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极大的扰乱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但我们依然应该向隋炀帝杨广投去一丝赞赏和钦佩。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而且完全集结完毕,这可绝对不是一般皇帝能够做得到的!
  不过,比起杨坚来,杨广的战前准备工作还是要差了一大截(单说平陈之役)。

  首先,杨坚的备战工作更富有成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杨老爹曾经听从高�的建议,对南陈实行过一个非常变态的方略:破坏其经济,而且收效甚大。但杨广自始至终都没有对高丽的经济做出过任何破坏,属于典型的战略上的失误。
  再者,杨坚的备战工作更为合理。平陈之役规模巨大,但杨老爹合理的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没有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破坏和影响。但杨广却搞的天怨人怒,甚至引起了全国性的“争当盗贼”活动!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点,比起杨坚来,杨广的作战方略不清晰。正如我们前面所述,杨广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真正要打仗的意思,就是想通过浩大的声势来吓倒对手。这势必会造成轻敌思想的恣意生长,而这种思想也势必会传导给各个领兵将领。更要命的是,没有清晰的作战方略,就会导致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如果不打仗就算了,若是真打起来,那可真就是顾头不顾尾了。
  要么,你就坚决的打;要么,你就不要带这么多士兵出来。打而非打,这是领兵在外最忌讳的!
  出征之前,杨广找了个算命先生卜了一卦。
  正是这一卦,要了一家子的命!

难得有一本很喜欢的小说,可以考虑买一本纸质印刷版,方便阅读和收藏。
点击了解经典小说纸质版,或加微信:13725206571

扫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