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圣贤太累,咱们就说说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有金陵十二钗、《水浒传》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国演义》有五虎上将、《西游记》就更多了,唐僧有三大高徒、天上有七十二星宿。这里面混水摸鱼的不知道有多少,十位数量级的不说,人数一多本来就好蒙,但说《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有个段子说刘老大自封汉中王,当时封了五虎上将,可是关二爷不仅不领情还突然发飙,大骂黄忠是个老兵油子(“老卒”),不配在五虎上将里面混。其实在五虎将里面,黄忠和关二爷俩人关系应该最好,黄忠当年投降刘备就是因为和关二爷惺惺相惜,暗生暧昧。关羽向来以义气著称,这样发飙不仅不厚道,甚至不道德,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有超出工作关系之外的政治原因。五虎上将是什么意思呢?表面上看很像一种武功的等级,但是拳怕少壮,当时五虎上将当中最年轻的赵云和马超已经年过四十,关羽和张飞也有五十多了,加上老卒黄忠,平均年龄超过五十五,很难想象刘备会指望这些老家伙上阵砍人。五虎上将的安排从政治需要和平衡上来分析似乎更合理一些,关张赵代表元老级的势力,所谓出生入死,属于刘备的嫡系。马超高干子弟出身,世代称霸西凉,在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当中威望很高,对巩固蜀国北部边疆、乃至起兵伐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说黄忠,黄忠要论武艺、论敬业、论能力也都不错,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黄忠是长沙降将,在湖南湖北一带人脉很广、威信很高,所以提拔黄忠对稳固荆州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还有一点,黄忠最老,虽然那时候没有退休这一说,但是自然规律谁都躲不掉,把黄忠放在五虎上将里面可以有效地激励魏延等第三梯队。问题是关二爷当时镇守荆州,按照关二爷的性格,荆州不能出现第二个权威,老大的决定好像给他眼睛里揉了沙子。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在马超投降的时候关羽听说马超和张飞大战几百回合不分高下,居然提出要单挑马超,还是诸葛亮写信安抚关羽,把关二爷吹捧了一番。为了吹捧关羽,诸葛亮不惜贬低张飞说马超只配和张飞一争高下。关二爷两次发飙与其说是发飙,不如说是在吃醋。关张赵从刘备最衰的时候就跟着刘老大混,混到后来发现自己和马超和黄忠一个级别,能不闹心吗。这就好像一个老板创业的时候原配夫人跟着颠沛流离,后来老板发达了原配夫人突然发现老板给二奶买的首饰和衣服和自己的一样,醋海风波那是必须的。我们不知道刘备当时的感受,但是可以想象关羽这样一个五绺长髯的五旬老男人动辄就吃醋,甚至要火并,刘老大肯定比他还闹心。联系这两起发飙或吃醋事件,关羽后来走麦城也让人不得不怀疑,关二爷是啥人刘老大能不知道?诸葛亮能不了解?刘备的儿子傻是当时讳莫如深但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刘老大活着关老二都可以置党和国家的事业大局于不顾,争风吃醋,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万一刘老大要是真翘了,关老二要是吃起刘备傻儿子的醋谁能控制的了?刘老大怎么能放心自己死在关二爷前头呢?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凑数这种事是不能认真的,吃醋这种事也是难免的,死人这种事那也是经常的。

  日期:2008-07-10 09:26:09
  一、悲剧英雄的DNA――李广和他的子孙们
  (一)李广的宿命:弓箭和匈奴
  李广是我最喜欢《史记》人物之一,不仅我喜欢,知道李广故事的中国人大多都喜欢。李广的人气源自真实,关于飞将军的传奇都可以在正史里面找到,主要是《史记》和《汉书》。而其他传奇色彩的英雄多少都有能力或者人品上的凑数,传奇色彩的英雄很多在正史里又是另一个样子,或者很难考证。当然也有很多正史上的英雄人物或许不具备传奇性和娱乐性,所以并不为人所知,――另外还有一些传奇且娱乐的英雄们至今默默无闻,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民靠着祖宗也一样可以文化繁荣,并且可持续发展。

  李广武艺超群,武艺超群的人在靠暴力议价的历史上多如牛毛,李广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国的名将,曾经为秦国灭燕之战立过大功,生擒燕太子丹。太子丹对于秦始皇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感情上都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李信立的这个功劳当然也就非常特别。可惜的是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短命的王朝不仅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为了王朝拼命的老革命们。秦朝祖宗的功业到了汉朝早就成为了历史,转眼到了李广这一辈,李信的权势富贵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传下来的只有手艺。这种手艺在暴力议价的历史上非常值钱,从炎黄直到鸦片战争前,无数人靠着这门手艺荣华富贵。到了今天这门手艺发展成为了一种体育项目,并且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这就是射箭。我考证了很多有关中国古代武艺的资料,相信中国古代历史上名列第一的武功不是葵花宝典,而是射箭。在中国儒家的原教旨传统教育体系的四书五经六艺当中,射箭就是六艺当中的一门重要功课。再后来,无论是选拔武力人才武举考试制度,还是描写名将的史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骑射”,可见射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以伦比。至于这门手艺为什么在正史上如此受重视,而在武侠小说当中毫无地位,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射箭没有那么多秘笈,靠的就是天赋加上苦练,因此缺少了给笨蛋和懒汉YY的空间。《汉书》上说李广“世世受射”,也就是李广家族的每一代人都继承祖先弯弓射箭的本领,李广更是如有神助,箭无须发。在李广家族的历史上李广将这门手艺发挥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以致于后来很多擅射的高人都被比作李广,比如《水浒传》里面就有个叫花荣的著名帅哥号称“小李广”。那年头没有奥运会,掌握了这门手艺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打仗。当然如果身逢盛世,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掌握了射箭手艺的年轻人似乎也没有出路。所以盛世办奥运会是必须,这对于解决像李广这样的青年才俊的就业问题实在非常必须,推而广之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

  日期:2008-07-10 09:31:37
  从这个角度讲李广的命运其实很幸运,李广出生的年代汉朝已经统一天下,并且传了两代皇帝。而且汉朝的皇帝在武帝之前都很务实,好黄老之术。黄老之术这个词有点专业,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在汉武帝之前的汉朝皇帝对外奉行的是和平崛起的路线,对内则提倡和谐社会。那时候就是传说中的“文景之治”,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的第一个公认的盛世,但是遗憾的是封建王朝即便是盛世也没有奥运会。李广作为秦朝的高干子弟到了汉朝失去了政治上的地位和经济上的保证,李广从军之前的谋生手段《汉书》和《史记》里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只是说李广以“良家子”从军,“良家子”的意思就是享受政治权利的平民百姓,放到现在至少可以在政审表“是否参加过那啥或那啥啥”那一栏里写一个“否”字。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平民百姓,“良家子”李广在当兵前很可能就是以种地为生。让我们想象一下的李广当兵之前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陇西大地(李广是陇西人氏)麦收季节的某一天下午,李广手握弓箭蹲在树荫下默默地守望着滚滚热辣的麦浪。大地一片寂静的燥热,空气里弥漫着成熟的麦子散发出来的呛人气息。这时几只麻雀轻盈地飞进麦田,掠过了天空却没有掠过李广的眼睛,突然,“嗖”的一支箭飞了出去划破了燥热的空气,那只偷吃粮食的麻雀应声落地。李广从树荫下站起身,深沉地望着无边的麦田,叹了一口气说“晚上有肉吃了”。当然,这一段不是正史上的记载,是我的想象,严谨的历史写手应该把想象和正史分开,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我这样想象是因为我能够理解一个身怀绝技的年轻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李广的少年时代大概就是这样,苦闷而燥热的青春,好像烈日下灼热的麦浪。幸运的是盛世的李广没有遇上奥运会,但是遇上了匈奴,从此人生得以改写。李广遇上匈奴,就像周正龙遇见老虎年画,WA遇上自杀的女学生,一切都已经注定。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匈奴。匈奴是一个擅长射箭的游牧民族,富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史书上说这个民族好勇尚武,崇拜暴力和强人。秦始皇让蒙恬建造的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这个强悍民族的入侵,让秦始皇没想到的是万里长城没能挡住匈奴却提前透支了自己的帝国,让一个徐州地区的基层农村干部趁机改朝换代当了皇帝。大汉帝国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本来想依靠多年征战建立起来的军事资本一举征服匈奴,没想到白登惨败,差点丢了性命。高祖皇帝刘邦是个非常务实的领袖,在生死关头没有跟匈奴死磕到底,早年农村基层的工作经验让他想到了贿赂,他给单于送去了大量的财宝和美女。贿赂这招历史悠久且非常奏效,尤其对崇拜暴力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崇拜暴力的匈奴收到财宝和美女马上撤兵,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却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无穷的战争和杀戮。从那以后汉朝开始对匈奴实行各贿赂政策以换取暂时的和平发展。在这些贿赂当中最出名的是性贿赂,汉朝的御用文人给这种性贿赂取了一个很有政治高度的名称“和亲”。从汉高祖开始到汉武帝,汉朝真真假假的公主们前仆后继地进入大草原供单于享用,低调的如同走进包厢的夜总会小姐,不论用怎样高度的政治理由解释,无论用怎样艺术的文字描绘昭君出塞的美丽传说,这种用女人的身体换和平的做法实在让有血性的男人们无法忍受。但是有时候无法忍受的事还是要咬牙忍,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例外,直到有一天那个年轻的汉朝皇帝刘彻在自己长大的时候也发现了自己帝国的强大,他开始对匈奴说“不”,从那一刻开始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张骞等豪杰一起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

  从李广开始,到他的儿子李当户、李椒、李敢再到他的孙子李陵,一个家族百年历史都与弓箭和匈奴有关,这就是李广的宿命。按照常理推断,像李广这样的人才,在那个以骑射为第一技术的年代,遇到好大喜功、崇尚武力的汉武帝,应该如鱼得水、风声水起才对,可是历史偏偏不是这样,这就比武侠小说有意思了。
  日期:2008-07-30 08:44:57
  (二)算命

难得有一本很喜欢的小说,可以考虑买一本纸质印刷版,方便阅读和收藏。
点击了解经典小说纸质版,或加微信:13725206571

扫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