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南陈军队的主力被彻底消灭。毫不客气地说,除了部分水军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外,南陈的其它部队都是一群废物,在国难的关键时刻,没有发挥自己的任何力量,尤其是陆军,简直不堪一击,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抵抗。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南陈的将领难辞其咎。国家可以弱,君主可以昏,但军队不能也跟着如此惨不忍睹,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是军人,你们是吃着皇粮的军人,沙场才是你们最终的归宿。

  既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愿意就此接受失败。他们勇敢的站了起来,承担起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责任。其中一个人是皇室成员,名字叫做陈叔慎。这个年仅18岁的孩子,本可以光明正大的接受投降,然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却坚定的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尊严之路。
  当时,南京城已经被攻陷,招降书也已经送到了陈叔慎手里。这个皇室成员接到招降书后,非常感伤,对自己的属下叹息道:“我们君臣之间的大义,就这么了结了吗?”然后,果断的杀掉隋朝招降官员,举起了反抗的旗帜,短短几天就招起了5000多人。
  隋朝方面不敢怠慢,立即派去一名领兵大将前去镇压。由于那5000人都是临时拼凑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很快就被隋军灭掉了。
  陈叔慎也旋即被杀。
  虽然这个孩子的反抗看起来是那么的孱弱,是那么的自不量力,但比起任忠之流来,他仍然不失为一条好汉。

  紧接着,隋军又镇压了其它几处反抗。
  到此为止,南陈全境基本上被平定了。
  写到现在,我终于可以松口气的说:平陈之役,结束了;南征,结束了;中华大地,统一了!
  说实话,在写这段历史之前,我的心里是非常不安的,因为这段历史人物众多、非常杂乱,如果写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前后矛盾,让人看起来不知所云。现在看来,还是基本满意的,至少没有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没法和北周宇文邕发起的东征伐齐战争相提并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比不上与突厥的那场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南陈自身的原因,也与杨坚和高�等人所做的充分准备密切相关,当然,更与隋朝将领的杰出发挥分不开。如果你还想找更多的原因,请回过头来再读一遍。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它结束了南北朝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华大地再次一统,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而杨坚也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过多的意义,我就不罗列了,那是学院派历史学家干的事情,要是有人比较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教科书,那上面可以给你列举几十条。

  南陈灭亡了,剩下众多王公大臣和遗老遗少。在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有的皇帝干脆狠狠心,一杀了事,省得以后麻烦,南北朝时期很多皇帝都是这么干的。事实上,这样做也确实很省事。首先就是完全杜绝了留着他们所带来的后遗症,因为你很难保证这里面不会出现一个张良式的人物,或者其他一些一直想要谋求复国的疯子。再者,可以节省很多粮食,战争之后,民生凋敝,正是需要大批粮食的时候,这样做确实能一举两得。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那就是不人道,会被历史学家狠狠的丑化一笔。

  为了杜绝上面所说的那些后遗症,同时也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名声,杨坚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这些人全都迁到长安。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法,再次展现了杨坚杰出的政治智慧。
  于是,在历史上颇为壮观的一幕出现了,陈叔宝和他的王公大臣们开始了千里大迁徙,据史书记载,前后绵延500里,保守估计有10万人。
  从南京到长安(西安)啊,1200多里路,坐火车要近20个小时。这些平时出门都要骑马、坐轿的人,连2里路都不一定走过的人,一下子要走1200多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肯定的说,这期间一定死了很多人,而且是极其悲惨的死去的。国破家亡,这是你们应得的。当然,比起被砍头来,这点劳累实在是不值一提。
  不过,这种场景在历史上并不是空前绝后的,500多年后的宋徽宗也耻辱的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目的地是金国首都燕京(北京),为此,这位多才多艺的宋朝皇帝还赋诗一首: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何等的凄凉;如果早知道这种后果,我想,宋徽宗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咱们的陈叔宝连这点觉悟也没有,他能写的只是关于女人的艳体诗!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出现的人,让我们看看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结局!

日期:2009-12-06 10:04:57

  四十三、最后的结局
  陈叔宝到达长安后,杨坚对他还是不错的,不仅给钱给物,还经常找他喝酒聊天。这位老兄确实是一个没什么心计的人,小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经常和自己的属下喝酒玩乐,本性一点都没改。至于什么张丽华、童话王国,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如此洒脱的心态,天下之人恐怕没有几个能做到。不得不再次下这个老掉牙的结论:这又是一个不该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南陈有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皇帝,也真是命中注定不长久呀。一代枭雄陈霸先有这么一个子孙,也只能怪自己祖上没烧高香了。

  更有趣的是,这个原本非常爱听马屁的家伙,竟然也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拍别人的马屁。有一次,他跟着杨坚到山上饮酒,借着酒兴,就赋诗一首:“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这马屁真是拍的不露声色,不仅在赞赏大隋之强大,还顺便把杨坚比喻成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帝王。能够这么快就完成角色转换,不容易啊。不像后来那个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就投降了吧,非要再整出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果被人家给冤杀。

  也正因为这位老兄安于现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反而救了他自己的命。自古以来,做了亡国之君的皇帝中,有几个是得到了善终?由此可见,这位陈后主还真是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
  南陈亡国14年后,陈叔宝病死于长安,时年52岁,在皇帝之中,这算是高龄了,明朝时期的皇帝大多都是20多岁就挂了。我估计是因为这个家伙喝酒太多喝坏了身体,还有就是年轻时候老婆太多、夜夜奋战,过多的消耗了精力。否则,以这位老兄的心态,活个80多岁还不跟玩儿似的。杨坚给了他一个有意思的谥号“炀”,这是一种对亡国之君的蔑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有一个至亲光荣的得到了这一谥号。风水轮流转,历史就是这么充满了恶搞精神。

  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位可爱的后主吧。
  可以肯定的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皇帝。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他不是一个暴君。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和我们大家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喜欢玩乐、喜欢喝酒、喜欢美女。如果没有隋朝的大举进攻,或许他会安安稳稳的当一辈子南陈皇帝,开开心心的和张丽华等美女纵情玩乐。但历史的车轮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最终把自己的国家葬送在了这个大车轮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说,就是他的无能客观上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因为这次统一之战实在是太顺利了。

  最后,再用一首诗来概括一下这位亡国之君的生平,来结束关于陈叔宝的一切吧。毕竟,他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乐趣、带来了欢乐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难得有一本很喜欢的小说,可以考虑买一本纸质印刷版,方便阅读和收藏。
点击了解经典小说纸质版,或加微信:13725206571

扫码手机阅读